Friday, July 24, 2015

Cambodia 柬爱高棉---吴哥窟大圈

























小吴哥(Angkor Wat)
建造時代:十二世紀前期 
建造國王:蘇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 
建築風格:吳哥窟式(Angkor Wat) 
供奉主神:毗濕奴(梵文:विष्णु,Vishnu) 
出入方向:西門進、繞南迴廊,從東迴廊上塔,從南迴廊下塔,從西門出 
瀏覽時間:好幾個小時 (可以呆多久就呆多久)

看点:各回廊墙壁上的精美壁画 

吳哥窟(英語:Angkor Wat;法語:Angkor Vat),又稱吳哥寺或小吳哥,在暹粒市北5.5公里。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 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柬埔寨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 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國旗上。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1150)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為國王加冕的婆 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



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 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佈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 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寺廟週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跡維修专家莫里斯·格萊斯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偉、佈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优美,威風赫赫, 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遜色。”。

 吳哥窟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紀時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因暹羅人信奉上座佛教,吳哥寺 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佛寺,延續至今。




吳哥窟主體建築共分三層,在第一層外四面的長廊,左右兩翼的牆上各刻有一幅大型浮雕壁畫,合共八幅大型浮雕連同周圍的精緻雕像,為吳哥窟雕刻藝術的代表。 欣賞浮雕應從左至右。八幅大型浮雕之中,以西面的兩幅、南面左翼以及東面左翼的浮雕最精彩:

東面左翼的迴廊壁雕,名為「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是吳哥窟最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之一。

畫中描述一個非常有名的印度教神話故事:話說大乳海之下藏有長生不老藥,
起初天神與阿修羅各自爭奪, 但大家都無法成功,
後來保護神毗濕奴 (Vishnu) 促成神魔訂下合作盟約,進行攪海取藥的工作。
祂們的辦法是把神蛇的身體盤繞著曼荼羅大山 (Mount of Mandara) ,
大山作為攪海的杵,作為攪杵的攪繩,阿修羅持神蛇之頭,天神持神蛇之尾,
旋攪乳海以取乳海翻騰不死甘露 ,92隻阿修羅和88位天神合力轉動蛇身,
令乳海滾動翻騰而拋出長生不老藥。可是中途出了岔子,曼荼羅大山快要下沉,
神蛇也抵受不住而嘔出毒液。危急之 際,
梵天 (Brahma) 求得破壞神濕婆(Shiva) 喝光毒液,
而毗濕奴 (Vishnu)立即化為一隻大海龜,以承杵底托起神山。
得到三大神祗合力,天神最終不但成功取得長生不老藥,
還把乳海裡的奇珍異寶都拋了出來,攪動飛騰 而上的海水氣泡,
幻化成漫天飛舞的飛天仙女阿普莎拉(Apsara)。


西面左翼的一幅,名為「楞伽之戰」(Battle of Lanka),描述著印度教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 中:在天上住著眾多神仙,有太陽神、月亮神、風神、火神,還有三個大神 ─ 創造神大梵天(Brahma)、破壞神濕婆(Shiva) 和保護神毗濕奴(Vishnu)。他們掌管宇宙的一切,會祝福和賞賜那些虔誠善良的人,對於做錯事的人則會加以懲罰。雖然他們各自都擁有無上的能力,但他 們卻害怕一個共同敵人,一個能夠打敗眾神的惡魔十頭廿臂羅剎。為了消滅這個三界的敵人,保護神毗濕奴決定要降生人間,投胎為印度阿逾陀城(Ayodha) 的王子羅摩(Rama)。羅摩具有完美的人格:善良、正直、勇敢、忠誠。而且因為得到天神的庇護,賜予他各種各樣神兵利器,所以他能夠殺死兇惡的妖魔鬼 怪。但命運注定他要遭受慘痛的挫折,就在他要成為王儲的前一天,嫉妒他的人暗施奸計,迫使他跟妻子悉多(Sita)和弟弟羅什曼那(Lakshmana) 離開王宮,流放到渺無人煙的森林中生活十四年。十年艱苦的隱士生活好不容易才過去,可是不幸還未到盡頭。惡魔羅波那(Ravana)貪圖希 妲的美色,要把她搶回來做自己的皇后。他趁羅摩兩兄弟出外打獵時,把悉多擄劫到到自己的王國楞伽城(Lanka)去。羅摩日以繼夜追尋悉多的下落,後來得 到猴王須羯哩婆(Sugriva)、神猴哈奴曼(Hanuman),再加上千千萬萬隻猴子和熊的幫助,用樹木和岩石在大海之上築起了一條超過七百哩長的大 橋,渡海去攻打楞伽城,把這座不倒的羅剎之城重重包圍,一場接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隨即展開......


西面右翼的一幅,名為「俱盧之野戰 爭」(Battle of Kurukshetra)。描述印度另一部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 中俱盧家族的兄弟,持國和般度的後代,為爭奪王位進行的戰鬥,最終導致發生俱盧之野的大戰。壁畫中,只見交戰雙方各據左右一方,將領或乘雙輪戰車,或騎上 大象,指揮士兵向前推進;士兵或揮矛發箭,或徒手肉搏,死傷無數。戰場上雙方奮勇廝殺,人馬踐踏,箭如雨下,場面十分慘烈。


南面左翼名為 「蘇耶跋摩二世的軍隊」(Army of King Suryavarman II) ,描述的是高棉人和泰族的戰爭。蘇耶跋摩二世之軍隊從西端開始,畫面中央的國王,束上佩劍威武地站立在大象上,隨從舉傘撥扇,四旁有千百衛士保護著,下面 是他的公主或妃嬪,坐著轎子。國王的另一面是大臣及將領。 士兵列隊操前,20位將官騎著戰象(其官階可從其幡子或刻上的名字看出來 )在中央,第12隻戰象載著國王,豎有15度幡旗, 配合其尊貴身份。再前面是毗濕奴騎在大鵬金翅鳥之上。距王帝約18米之處,有一婆羅門坐著轎子跟著一葉載著聖火的方舟。方舟的兩端是設計為蛇頭造型。一班 軍樂團排在部隊的正前面,拿著牛角、海螺殼、笛子、鑼鼓振奮軍威,離壁畫末端8米。這畫面足以讓我們了解,當時的軍威是如此的雄壯盛大.....
南 面右翼名為「閻魔之審判/ 天堂與地獄」(Judgement of Yama, and Heavens and Hells),壁畫的開端是描述高棉的好人以及偉人都能被送往天堂受人景仰,壞人則被打入地獄受盡折磨,首先是被地獄之狗脅迫屈服,再被不同之怪物野獸咬 噬身軀,一些人被獄史們用繩索穿過鼻孔,像牛一般被拖行著受罰, 中央場景是地獄判官閻魔(Yama)手握寶劍,騎乘在水牛背上,正在主持審判,他的兩位部將眼睜睜盯著罪人的跪地求情,卻不為所動, 犯了惡的壞人會被罰投往32種不同的地獄刑法及罪惡所必須承受的苦痛,之後是37種天堂歡樂情況,天堂部份刻有大鵬金翅鳥及一層一層金碧輝煌、雕欄玉砌的 王宮、上了天堂的幸福人們及無數飛天仙女點綴著天堂的歡樂氣氛。


北面迴廊左翼刻劃黑天與牧女相愛的故事及與阿修羅的戰爭,右翼的部份則是天神與阿修羅的戰爭。南面右翼和北面的浮雕還未完全竣工,顯得較粗糙。













































圣剑寺(Preah Khan)
建造時代:約十二世紀 
建造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闍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改建 
建築風格:巴揚寺式(Bayon) 
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出入方向:西門進、北門出或西門進、西門出 
瀏覽時間:至少一個小時 

看点:空旷的中心地带长廊中的雕刻 

 聖劍寺又稱為寶劍寺、普力坎寺、卜力坎神殿。
吳哥最偉大的君主闍耶跋摩七世興建此寺廟是為了紀念其父親,
一座兼具寺廟與學院功能的建築,故此聖劍寺 又稱為「父廟」。

Preah Khan在高棉語意為「聖劍」,又譯作「寶劍」。
此寺佔地甚廣,從東、西任何一道門進入向對面走,會穿過一層又一層的石門。



 聖劍寺和塔普倫寺一樣,曾讓叢林給吞沒。
不過相較塔普倫寺維持了原樣,古蹟維修專家對聖劍寺作了較多整治。
有一些蛇樹的樹幹被砍掉,以免蛇樹繼續吞沒寺 廟,
不過纏入石塊的樹根大致保留,以免石塊崩塌。

聖劍寺整個主建築藏身林中,四周是鳥鳴蟲聲和蝙蝠叫聲,
夾道古樹參天。整個廟的範圍很大,重重圍牆,一道 又一道門,
向四面伸延,左右又是長長的走廊,一些倒塌了,人可以在其中左穿右插。
聖劍寺格局方正,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往四方放射,
一座座相連的門框,門 門相連。




來到聖劍寺前,就聽見樹林中的鳥蟲鳴叫,很有在森林裡的感覺。
原本還以為多少會被叮咬吧,不過都沒事。到聖劍寺前,
要道過一條很 有古意的堤道,迎賓的兩旁燈柱原本刻有佛像,
闍耶跋摩七世是虔誠的大乘佛教徒,
不過後來被信仰印度教的闍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給移走。

建筑本身保存得更完好。空间也更开阔。最里面的空旷地带有足够的空间回望主建筑。
如果你有带着旅行素描本的习惯又有足够时间可以坐下来画上一幅圣剑寺的素描画。




寺內有許多塌倒的石塊,石壁也因年 代久遠,加上附近有樹林較潮濕,
長了一片片青苔。闍耶跋摩七世雖然是大乘佛教徒,不過他非常寬容,
聖劍寺裡不僅可以看到印度教性力派崇拜的林迦,
也可以看 到石壁上雕有在打坐的印度教祭司。那位為洋人講解的警察解說道,
印度教祭司和佛教僧侶打座方式不一樣,他們是像降叉著腿,而非盤腿。

那些雕有印度教祭司的石壁證明,闍耶跋摩七世想要蓋的是人民的宗教殿堂,
而非他自個的宗教殿堂。
人民還有信仰印度教的,他雖然身為佛教徒,卻也沒冷落他 們。
可借他的後代子孫闍耶跋摩八世,改信了印度教後,卻沒學他的寬容精神,
反而把寺中石雕佛像挖走。

佛教和印度教的氣度,高下立斷!
 也難道闍耶跋摩八世 時,吳哥王朝會繼續走下坡。


走著走著,聽到那位為洋人解說的警察指著樹,說那是棵象樹。那些樹根,還真活像象鼻、象眼和象腿,活像隻懶洋洋的大象抱著石墻賴著不走,十分生動有趣。



到入口前有一條護誠河,橋上兩旁雕的就是「乳海翻騰」,
兩邊手執舍沙蛇神的分別是天神和阿修羅。


達松(Ta Som)
建造時代:十二世紀晚期至十三世紀 
建造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因陀羅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II)擴建 
建築風格:巴揚寺式(Bayon) 
出入方向:西門進、西門出 
瀏覽時間:30-45分鐘 

看点:神庙和古树盘绕 

塔頌寺,又稱為塔頌將軍廟,完成於十三世紀初,
用來記念塔松將軍因戰勝占婆族入侵而加以興建,在龍蟠寺東方不遠處,
有人稱為小塔普倫寺,因為這裡同樣也被大樹叢生所毀壞。

也稱「姐廟」,相傳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姐姐所建,不知道為何改紀念塔頌將軍。





塔逊是一个有3层围墙的小神庙,其西门整个被巨大的古树包围,
数不清楚的粗大树藤自高处垂下与石头纠结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树和藤缝隙中精致的雕刻保存得非常完整。
塔頌不大,圍牆約有250公尺見方,城牆的四個出入口也有闍耶跋摩七世的四面微笑,
東側的塔門還被古樹給包圍環繞,樹與塔融合為一體,已經分不出 是塔還是古樹了。

牆門上的闍耶跋摩七世微笑,
有四個面,代表的是佛家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徵笑代表的是其中的「喜」。


东梅奔(East Mebon)
建造時代:十世紀中期(公元953年) 
建造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建築風格:變身塔式(Pre Rup) 
供奉主神:濕婆(梵文:शिव,Shiva) 
出入方向:東門進、東門出 
瀏覽時間:30-45分鐘 

看点:与真象同大小的大象雕塑

東美蓬寺又稱為東美朋寺。東美蓬寺和變身塔極相似,
建築年代似乎也相差不遠,都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所蓋的,據說相差只有十年左右。

東美蓬寺和變身塔比較明顯的區隔方式似乎是:
一) 東美蓬寺的階梯較高;
二)東美蓬寺四周有石象守護。
 


东梅奔建在东池的中心岛上。最底部是一个3层的平台台上是5座砖结构。
宝塔东池是当年为供应皇家用水而修建的人工湖,
而位于其中心的东梅奔是历代国 王祭祖的祭坛。
东梅奔寺第1、2层台阶的4个角落各有一只大象雕塑。
其大小与真象相同这源自印度神话:大象分立四方能将宇宙支撑起来。
这里游客一般不多, 但却是当地孩子喜欢的地方因为他们喜欢这些大象并围着它们玩耍。









變身塔(Pre Rup)
建造時代:十世紀中期(公元961年)
建造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建築風格:變身塔式(Pre Rup) 
供奉主神:濕婆(梵文:शिव,Shiva) 
出入方向:東門進、東門出 
瀏覽時間:30分鐘至一個小時 

看点:安静地看日落 

當時的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造變身塔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據說建造的原因與處理國王後事有關,有些學者認為變身塔是處理國王死後屍體的場所,
也有些人認為和國王的印度教信仰有關。

印度教也相信輪迴,肉身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後不斷轉換形式。


建造變身塔時,當時已發展出「神山塔林」的建築形式,
三層平台,一層疊一層,最下一層是50公尺正方平台,最上層平台上聳立五座尖塔,
四座較小,位 於四方,中央最大一座象徵須彌山主峰。

後來的吳哥寺廟,都在這個基礎上擴充。變身塔的建材並非全都是沙岩,
而主要是紅磚,外面再覆一層灰泥,工匠在灰泥上 要作細緻的雕琢。







无论是当地导游还是tuk-tuk车司机都会善意滴提醒你不要和比粒寺一起合影留念,毕竟这曾经是个火葬场。


斑黛喀蒂寺(BanteayKdei)
建造時代:十二世紀晚期至十三世紀早期 
建造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因陀羅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II)擴建 建築
風格:巴揚寺式(Bayon)
 出入方向:東門進、西門出 
瀏覽時間:30分鐘至一個小時 

斑蒂克蕾宮又譯作斑黛喀蒂、斑黛喀德、班提可德,
但是和更有名一點的斑蒂絲蕾寺沒有關係。

斑蒂克蕾宮有別於吳哥恢弘氣勢的玲瓏與精致,
她靜靜地守候在皇家浴池(Sras Srang)旁邊,傳說是國王和皇后泳後小憩的地方。
據傳出於皇家建築師迦維因陀羅梨摩多那(Kavindrarimathana)之手,皇家浴池也是。



斑蒂克蕾宮是由闍耶跋摩七世大概於12世紀末所建造。
其建 築風格則是為吳哥窟及巴揚寺之間的過渡。
斑黛喀蒂寺由于错误的结构以及使用的砂岩质量差,导致破败不堪,目前正在整新。

斑黛喀蒂寺在过去几个世纪中,
直到20世纪60年代,数次被僧侣占领。



雖然斑蒂克蕾宮這所受忽略的寺廟保 存得不太好,
廟內不少頹牆壞壁,但還是保存一些精美雕刻。






荳蔻寺/喀拉凡寺(PrasatKravan)
建造時代:10世紀早期 
建造國王:曷利沙跋摩一世 
建築風格:Bakeng到Koh Ker 
 瀏覽時間:30分鐘至一個小時 

看点:特有的紅磚淺浮雕,五座磚塔按南北方向一字排開,後來修復時新增的磚塊會標以「CA」的符號,為「Conservation Angkor」的縮寫。 

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位于皇家浴池之南。
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


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話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
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